民建北京市委與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就辦理提案召開座談會 |
||
作者:何銀山 信息來源: 發布時間: 2022年09月09日
分享到:
|
||
近年來,民建北京市委持續關注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開展創新成果策源、科技成果轉化、高精尖產業賦能等領域課題研究,積極通過政協提案履職盡責。在北京市政協第十三屆第五次會議上,民建北京市委提出“關于構筑機器人和智能制造創新生態 賦能京津冀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作為第0120號提案,由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主辦,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金融監管局會辦。 9月8日下午,民建北京市委與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共赴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實地調研提案落地情況。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許心超、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蘇健參加調研。 在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展廳,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蒙洋詳細介紹了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狀況,并引導參觀了機器人在生活、工業、醫療等領域的創新產品和應用場景。 調研結束后,民建北京市委與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在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召開提案辦復座談會,許心超主持會議。 座談會上,蒙洋首先代表民建北京市委課題組介紹了提案背景。他說,機器人作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北京城市綜合實力強,科技創新資源稟賦突出,發展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等產業的基礎良好,具有輻射帶動京津冀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巨大潛力。 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新材料與智能制造科技處處長楊璞介紹了提案辦理情況。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金融監管局等部門,認真梳理了各部門從支持前沿和共性技術攻關、印發實施新增產業禁限目錄、制定機器人專項政策、完善銀企對接機制到建設公共服務平臺等五個方面的具體措施。下一步,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聚焦推進機器人中心搭建共性技術平臺、加速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培育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生態、持續引導金融機構創新融資服務、賦能京津冀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等重點領域,持續深化各項工作。 許心超指出,民建北京市委的提案選題準、質量高,提出的意見建議對實際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他強調,第一,提案的辦理是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實踐,是黨和國家各方面工作的重要制度安排。我們要堅持同心同向、同頻共振、同題共答,共同做好提案相關工作。第二,提案的辦理答復是繼續做好相關工作的起點,而不是終點。我們要進一步深入分析北京市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上、中、下游企業特征,找準產業集聚式發展的切入點、突破口,為“十四五”時期首都高質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作出應有貢獻。第三,希望民建北京市委與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雙方能夠進一步建立定期交流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是一個長期性課題,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共同參與,我們要發揮黨派聯系廣泛的特點,共同搭建政企互動平臺,鼓勵企業積極融入創新主戰場,為制定好政策、宣貫好政策、落實好政策貢獻力量。 蘇健代表民建北京市委向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對提案辦理工作給予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圍繞提案內容與民建北京市委積極溝通,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研究具體解決措施,多次征求民建北京市委的意見建議,提案辦理過程真正做到了有問必答,有題必應。他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的牽頭組織下,北京市一定能夠有效推動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助力國家戰略實施和區域高質量發展。下一步,民建北京市委將繼續堅持通力合作、共同呼應,與各委辦局加強溝通協調,深化細化相關領域調查研究,把好提案關,多謀實招、多出好點子。 海淀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建海淀區委主委、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趙曉光,民建北京市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海淀區委副主委、北京實創科技開發建設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徐春財,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副總裁付英波,阿里研究院產業中心主任郝建彬,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法務經理張簡,民建北京市委二級巡視員、參政議政處處長周麗娟參加活動。 |
||
|
||
|
||
責任編輯:張晶 | ||
民建中央網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民建中央”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民建中央和民建中央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如有需要鏈接轉載或其它方式調用者,請注明摘自“民建中央網站”或相關字樣。 ② 凡本網未注明“來源:民建中央”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進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參考,我們不作任何承諾保證,不承擔任何的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民建中央",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地址:北京朝陽門外大街吉祥里208號(100020)
您是我們的第個訪問者,備案號:京ICP備20025212號
版權所有民建中央制作維護民建中央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