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粵港澳大灣區 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培育的建議 |
||
作者:民建廣東省委 信息來源:民建中央網站 發布時間: 2022年09月05日
分享到:
|
||
經過超過3個五年計劃的堅定布局,中國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以下簡稱“智聯汽車”)產業體系日趨完善,企業競爭力大幅增強,擁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能和最完整、高效的供應鏈體系。我省廣汽集團、比亞迪和小鵬汽車等企業作為國企、民企和新造車勢力的代表,銷售業績表現亮眼、上升趨勢穩健,開始進入歐洲等歐美日汽車傳統優勢地區。我省汽車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新興產業鏈的培育和發展走在其他區域前沿,特別在整車智能制造、電動汽車“三電”關鍵零部件、新型傳感器、車聯網、智能駕駛艙、5G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應用示范等具有明顯的產業優勢,灣區“氫”走廊已成為中國最重要的三大氫能產業帶之一。 面對汽車產業新能源化、智能化、網聯化所帶動的大變局,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智聯汽車”產業發展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廣、深兩地為主要發展龍頭,其他地市跟進布局的良好發展勢頭,并且積極推進區域內“智聯汽車”產業集群培育與示范應用的協同合作,自動駕駛公交、出租車、卡車和無人配送的城市內和城際間道路測試和商業運營示范,區域內自動駕駛測試的合作與互認,向產業集群要效率,向產業融合尋突破,向區域聯動謀發展,把握機遇,全面實現從傳統汽車制造強省向全球“智聯汽車”創新集群集聚核心區的蝶變。 一、存在問題 從全球“智聯汽車”產業優勢地區的總體發展角度來看,粵港澳大灣區“智聯汽車”產業發展仍有差距,且潛力并未全面釋放,面臨一些突出問題: 1.規劃與布局不足。相對于北京、上海、武漢、合肥、長沙等地,對汽車產業高新技術和車路協同等研發的規劃布局仍顯不足。 2.細分領域的專項產業集群培育辦法不多、主動性不強。特別是智能駕駛艙、汽車芯片、車聯網及車路協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等方面,省級主管部門引導不足,各市對自身的優勢和定位認識不足,仍然缺乏更有力的政策和更加明確的產業招商引資規劃,更缺乏走出去、引進來的主動作為,甚至對外造成在廣東創業成本高、政策扶持力度不強、大量企業正加快外溢的印象。 3.粵港澳大灣區整體優勢發揮仍需加強。目前看來,香港、澳門的合作內容仍然薄弱,通過香港、澳門吸引海外科技企業來華開展汽車科技類創業和投資等方面的工作基本未開展。 4.智能設施規劃和建設進度緩慢,各市工作協同合作開展不足,智能交通建設及基礎設施建設與智能汽車發展融合過低。各市針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政策雖不斷出臺,但仍然顯現出“雷聲大、雨點小”的態勢,實際工作推進相對仍然緩慢,甚至出現深圳與上海的自動駕駛路測可以互認,而廣州與深圳的自動駕駛路測仍未互通的情況。 二、對策建議 1.建立“粵港澳大灣區9+2‘智聯汽車’產業合作局長聯合會議”協商機制。以秉持“大灣區汽車戰略性支柱產業發展一盤棋”思維,主動與港澳開展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的全面合作,協調建立“粵港澳大灣區9+2‘智聯汽車’”產業合作局長聯合會議”定期協商機制,在汽車銷售口岸建設、自動駕駛測試及科研院所合作、海外自動駕駛企業引入、干線物流自動駕駛突破性對接等方面加強合作,在汽車領域充分發揮粵港澳的獨特優勢和作用。 2.切實加大“智聯汽車”的科研規劃與布局。應加強政府部門在“智聯汽車”科研方面的支持力度,防止科技人才流失。加強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深圳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廣東工業大學、深圳技術大學、東莞理工學院等省內知名高校的學科建設和實驗室建設工作;編制專項人才引入政策,積極引入國際化的科研機構和研究人才,邀請知名大學在“智聯汽車”領域的學術帶頭人來粵開展專項研究與重點項目合作,為“智聯汽車”持續創新發展占據制高點。 3.發揮民間行業機構的強大牽引力。應汲取類似政府部門主導充電樁監管平臺建設的失敗經驗,提倡從行業機構角度建設區域性無人系統公共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和加強專業機構和專家評審機制重要作用,使自動駕駛企業所開展的測試和運營更符合市場需求和商業化邏輯,為“智聯汽車”的推廣應用提供更好的市場化環境。 4.加速制度保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9+2自動駕駛“智聯汽車”綜合應用示范區。用好特區立法權,加快《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和其他促進自動駕駛汽車發展的政策與創新制度的制定落地,加快制定大灣區“智聯汽車”應用示范聯動性規劃。加快大規模開展干線物流、城際客運交通、市內公共交通和低速無人車場景化應用等的自動駕駛應用測試和實踐,加快具有高度輔助駕駛能力的公共交通工具和系統的示范性建設和運營。 5.加快覆蓋大灣區的基礎設施更新和互聯互通建設。擴大自動駕駛測試區范圍,加強自動駕駛示范合作與互認,加大自動駕駛道路的統籌規劃與建設。要以更大的決心推進廣州、深圳兩個獨立“智聯汽車”示范區升級拓展成為一體化的“互聯互通的粵港澳大灣區9+2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應用示范區”,統籌開展資質互認工作,共同建立起高效協同機制,打造優于國內其他區域的汽車產業“大硅谷”。 ?。ù宋臑槊窠◤V東省委在廣東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提交的集體提案) |
||
|
||
|
||
責任編輯:張晶 | ||
民建中央網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民建中央”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民建中央和民建中央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如有需要鏈接轉載或其它方式調用者,請注明摘自“民建中央網站”或相關字樣。 ② 凡本網未注明“來源:民建中央”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進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參考,我們不作任何承諾保證,不承擔任何的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民建中央",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地址:北京朝陽門外大街吉祥里208號(100020)
您是我們的第個訪問者,備案號:京ICP備20025212號
版權所有民建中央制作維護民建中央信息中心